市委四屆十次全會最重要成果,是審議通過《中共巴中市委關于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》;最重要決策,是在對標省委賦予巴中“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、綠色產品供給地、產業協作配套基地”目標定位基礎上,把“休閑度假后花園”充實其中,形成“一樞紐兩基地一花園”目標定位。
這樣的豐富和完善,不是巴中別出心裁,而是自加壓力、銳意進取的不懈追求;不是巴中獨辟蹊徑,而是放大優勢、體現特色的務實謀劃。這充分體現了市委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了中央、省委重大戰略決策部署,體現了市委解放思想、實事求是地謀劃和推動工作的思想作風。
“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”目標定位,相比于其他“兩基地一花園”定位,是基礎性、先導性,最重要、最核心的定位,這一目標打了折扣,“兩基地一花園”目標定位也不會很好的實現;相比于建設“成渝地區北向重要交通樞紐”,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都蘊含于“門戶”之中,內涵則更為豐富。當然,對于目前的巴中而言,加大對外大通道建設還必須擺在首位。我們要大力推進以航空、高鐵、高速為主的跨區域、城際間戰略性大通道建設,加快成為成渝地區北向出川出渝、通達中原、暢抵京津冀、連接“一帶一路”的重要門戶樞紐。
“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給地”目標定位,盯住了巴中綠色產品豐富的優勢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,對“吃”的品質有了更高追求。通江銀耳、南江黃羊等巴中的綠色生態產品在成渝兩地消費者中口碑評價好、質量聲譽高。我們要充分發揮“綠色、生態、富硒、有機”優勢,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推進特色農業規模化、市場化、標準化、品牌化發展,加快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、產銷無縫銜接營銷體系、現代冷鏈物流服務體系,提高在成渝兩地的綠色產品供給量、品牌競爭力、市場占有率。
“成渝地區產業協作配套基地”目標定位,看準了社會化分工、專業化協作、集約化經營這一現代產業特別是現代工業的基本特征。成渝兩地固然是區域現代產業的研發中心、科技中心、總部基地的集中地,但同樣需要巴中這樣的地區來協作配套。我們要甘當“配角”,強化與成渝地區產業互補、協同發展,深度融入成渝地區產業鏈、供應鏈、價值鏈,構建緊密協作、優勢互補、融合發展現代產業體系。
“成渝地區休閑度假后花園”目標定位,把握了巴中生態十分良好的這一優勢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巴中不可多得的“寶貝”,巴文化、紅色文化十分厚重,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,20余個AAAA級旅游景區遍布全境,這些都是建設“后花園”的堅實基礎和最大底氣。我們要依托富集的文化旅游資源,深入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,打響“山水畫廊·秀美巴中”品牌,加快成為成渝地區聞者向往、游者留戀、居者愉悅的休閑度假后花園。
確立“一樞紐兩基地一花園”,是巴中后發趕超、振興發展的現實選擇;是巴中苦練內功、主動融入的重要抓手;是建設示范區、走出新路子的最好實現形式。實現錨定“一樞紐兩基地一花園”目標定位,我們必須抓住機遇、趁勢而上,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定力和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韌勁,一體謀劃、一體部署、一體落實。